酸洗的目的之一是为钝化处理提供条件,保障形成好的钝化膜。因为通过酸洗使不锈钢表面平均有10um厚一层表面被腐蚀掉,酸液的化学活性使得缺陷部位的溶解率比表面上其它部位高,因此酸洗可使整个表面趋于均匀平衡,一些原来容易造成腐蚀的隐患被清掉了。不同的钝化处理也会影响膜的成份与结构,从而影响不锈性,如通过电化学改性处理,可使钝化膜具有多层结构,在阻挡层形成CrO3或Cr2O3,或形成玻璃态的氧化膜,使不锈钢发挥耐腐蚀性。
盐酸酸洗适合在低温下使用,不宜大于45℃,使用浓度10%~45%,还应加入适量的酸雾为宜。硫酸在低温下的酸洗速度很慢,宜在中温使用,温度50~80℃,使用浓度10%~25%。磷酸酸洗的优点是不会产生腐蚀性残留物(盐酸、硫酸酸洗后或多或少会有少会有Cl-、SO42-残留),但磷酸的缺点是成本较高,酸洗速度较慢,一般使用浓度10%~40%,处理温度可常温到80℃。在酸洗工艺中,采用混合酸也是方法,如盐酸-硫酸混合酸,磷酸-柠檬酸混合酸。
根据预酸洗的表面质量状况,可重复预酸洗的次数,直到符合质量要求为止。酸洗后温水浸泡时,水温须到了60℃-100℃,时间须保障2-3分钟。吹干时,使用压缩空气便可。加工后的配件,需进行酸洗的,先检查有无气孔等缺陷,酸洗前要将缺陷焊修完毕,以免返酸洗现象发生。初次抛丸前,铸件浇、冒口、飞边工打磨干净,铸件表面气孔、渣眼、裂纹、砂眼等铸造缺陷要透彻的进行焊补打磨。